新华网成都2月3日电(记者胡旭、李华梁)“这些娃娃自尊心强,有什么事情喜欢自己憋在心里,不理解他们很难帮上什么忙!”四川南充市辉景小学五年级的张老师说,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最大问题不是缺衣少食,而是很少有人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想法,一不留神就会引发心理“地震”。
去年圣诞节,张老师的班上曾经发生一个小故事,当时班里同学凑钱买吃的在教室一起过节,有一个女生默默(化名)因为没有交钱就被排除在外,一个人挂着眼泪坐在角落。
询问后得知,默默父母离婚且都在外打工,现在跟着奶奶过。但是妈妈一直告诉默默,离婚所有的责任都在爸爸和奶奶。这让她对奶奶心生怨气,平时不爱和奶奶说话,更别提跟奶奶要钱。
“其实也没几块钱,但却因为家长不恰当的引导让孩子承受同学们的误解,以为她小气。”张老师感叹,后来她把学生给自己准备的零食和默默分享,拉着她和大家一起玩儿。
“我们学校600多名在校学生中一半以上都是留守儿童。”辉景小学何校长介绍说,“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差不多都是隔代监护甚至独自生活,基本谈不上学习辅导,更谈不上心理辅导。”南充团市委进行的调查显示,由于长期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生活上又缺少照顾,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多数存在消极、自卑、孤单等问题,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行为孤僻的状态。
辉景小学的李老师对此很有感触:“这些孩子性格上的差异很明显,不爱说话,连上课抽答问题也不愿意说。有时候犯错误也不敢批评,因为他们给自己构筑一层你看不见的保护膜,不小心刺破就是巨大的打击。”她曾经有一个学生甚至以自残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失望。
春节期间,几位老师和南充团市委的工作人员一起回访参加“心愿航班”活动的学生,了解父母和孩子过节的情况。去年暑假由南充团市委发起的“心愿航班”,让100名南充留守儿童乘专机到深圳和在当地打工的父母团聚,他们中间最多的已经有7年没有见过父母。
“我们希望这样做能满足孩子们强烈思念之情,也希望引导在外务工的家长更多地关心孩子成长,不要和孩子越来越陌生。”南充团市委书记任萍告诉记者,“南充有40多万留守儿童,他们亟须关注和帮助。”
记者采访时发现,许多父母在深圳与孩子见面后都承诺春节要回家过年。据当地团委统计,今年有53个参加“心愿航班”的孩子家长都赶回南充老家陪孩子过节,还有的家长辞去外地的工作,在本地找了工作,以便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和抚慰其他人无法替代,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张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