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儿童教育需要有计划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家长教育孩子,从是否有计划来看,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无计划,随意性进行教育。孩子考试不好时,教育一通;孩子打架了,教育一通;或者是家长忽然心血来潮,想给孩子”上上教育课”,于是把孩子叫到跟前,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讲得孩子晕头转向。 第二种是有计划,但缺乏科学性,是家长主观的计划,不久前,和一位年轻妈妈聊天,问起她教育孩子的打算,她说学音乐能开发智力,我让孩子学电子琴,她不爱学,我又给她买了琵琶,学了几次,她又烦了,这回我给她买了提琴,现在每周学两次。 我问这位家长,在孩子学文化科学知识方面有什么计划吗?她回答:“我们同事都说,光靠学校上课不行,必须得花钱在外边‘报班”。现在孩子上着英语班和数学班,准备再给她报个作文班。我问她各种班什么时候上课。她说双休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学点东西。 这位家长跟许多家长的想法一样,认为只要给孩子安排了学习,对孩子就有好处,而且舍得投资。正因为家长主观地安排孩子的各项学习活动,许多小学生比大学生上的课还多,孩子疲于奔命,脑子里的东西像吃得过饱撑着了似的,根本消化不了。有的家长也东一趟西一趟地跟着忙。这样的教育计划带有很大盲目性,效果肯定不佳。 第三种是讲科学的教育计划,特点是从实际出发,注意全面发展,安排有张有弛,重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制定教育计划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 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学低年级孩子自理能力不强,家长应帮他们具体安排,保证有足够的玩的时间,一次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主要要求学要专心,玩要开心。一般不在外面报什么班。如确有某种兴趣爱好,可以参加学习,次数不宜过多。小学中年级开始,要指导孩子自己订计划,让他留有余地,目标不宜太高,时间不宜太满。家长督促检查,及时评价。家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适当增加。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应给他们更多的主动权。 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都不同。家长应认真分析自家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措施。比如孩子观察力不强,可以在一个阶段侧重培养观察力;如果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及别的孩子,就应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上下些功夫;如果孩子胆子太小,就应采取措施培养孩子的胆量……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能够较快地扬长补短,促进孩子进步。 学校和班级的教育安排。家长可通过家长会或单独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校、班级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突出重点教育,而且应及时跟教师交流情况,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家庭教育计划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来自《亲子教育零距离》 熊小英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