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忽视儿童生理成熟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我们都知道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他们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各种智能开发的时机,所以,即便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不能使他们赶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而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某种智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对此,家长朋友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识。 任何东西过度了都不好,甜蜜的糖果也不例外,食用过多不但让小朋友们遭遇到蛀牙,肥胖症、甜食综合症、营养不良等,严重时还会影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然而不能因为这样我们就忽略糖果带来的好处,最起码,它能让宝宝笑容更加甜美。 要让宝宝充分享受糖果带来的好处,而同时避免不良情况发生,这就需要控制糖的用量。小宝贝们是没有这样的控制能力的,毫无疑问,这样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父母的头上。可是究竟怎样才能让宝宝远离“甜蜜陷阱”带来的灾难呢?这里提供了大量高招供你选择! 高招一: 故事战略。把吃多了糖会得蛀牙的事实编成故事说给宝宝听,让宝宝对吃太多糖的坏处有一些了解。注意,虽然是故事,但不要太夸张,不要因此而吓到宝宝。故事讲完后,让宝宝提出解决方法,比如:“小花猫吃了太多的糖,牙齿都坏掉了,小花猫的牙痛极了,也不能捉老鼠了,这可怎么办呢?宝宝,我们来想想办法帮帮它吧。”宝宝在这样的故事中知道了吃糖牙齿会坏,在想办法帮助小花猫的过程中发展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宝宝的同情心。同时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宝宝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真是好处多多啊! 高招二: 糖果替身。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帮助防止蛀牙的天然甜味剂,比如木糖醇。给宝宝吃这样的糖果,爸爸妈妈也就不用但心了。还可以给宝宝多吃水果,因为也是甜的,宝宝一般都比较喜欢。 爱吃甜食几乎的宝宝们的天性,如果爸爸妈妈因为种种理由而剥夺了宝宝吃糖的权利,那简直就是剥夺了宝宝很大一部分的快乐。宝宝想吃又吃不到的模样,总是让人父母心疼不已。而且什么事情都是物极必反,一味的反对,说不定会让宝宝越发渴望。所以,有时候不如把政策放松一下,毕竟,宝贝灿烂的笑容才是给爸爸妈妈最珍贵的礼物。 重结果轻过程 其一,快乐比结果更重要。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一些功利心很强的父母,总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等,可谓去本求末。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其二,孩子从过程中得到的锻炼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婴儿来言,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感官知觉是智力的先导,即便孩子不能理解,或者说记住的东西很快忘记了(比如背唐诗),背过本身是重要的,这个过程已经会对孩子智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并不反对智能开发,更不反对孩子博学多才,但是,我们要以孩子内心的和谐为前提。对于幼儿,我们不应该有特别刻意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是要对孩子自然的兴趣和自发的表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候,结果往往是意外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