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哈特在对一些孩子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査后,认为那些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智商较高,往往比较聪明活泼,而且上学以后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且也容易适应新环境。 然而,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 谈起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多父母都摇头,并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轻描淡写地说是“孩子性格内向”。殊不知人际交往能力除了孩子本身的问题外,受父母的影响还是较大的。一项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江苏教育学院进行的调查发现,包括家庭因素在内的一些外在因素对学生在班级中的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这项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与外界交往的频率大小与其子女在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家庭交往频率越高,学生在班级中交往的倾向就越强,反之亦然。 在随机抽样的209个学生家庭中,有155个家庭与外界交往频繁,而其子女在班级中交往率则高达81.29%。尤其在“交往方式最像谁”和“交往方式受谁影响最大”两项调查项目上,学生受其父母影响的百分比分别是61.29%和52.26%。而在与外界交往很少的家庭中,其子女在班级交往能力方面的表现则有点“迟钝”,尽管他们也有交往的需求和动机。从交往方式上看,由于这些家庭既无广阔的社交圈,又不重视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得这些学生在其家庭中得不到交往的锻'炼和模仿的机会,所以,他们在班级中只是被动地跟他人发生互动,也就是缺少主动而倾向于被动地对别人的友好表示作出反应。 这个研究同时还发现:家庭对孩子的社交行为有无要求,对孩子的社交动机有无强化,都对他们的交往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当然这可能和家长本人的社交意识和社交风格有关。对子女提出交往要求的家庭一般来说都是与外界交往较多的家庭,孩子正是在受到家庭与外界交往的影响、父母对交往的督促和强化这双重作用下“学会”他们自己的交往方式的。 既然父母对孩子的交往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正常的交往呢? 1. 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一起玩是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所以孩子想出去找小朋友玩时,家长就会找出一些理由阻拦,有意无意地限制和减少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家长应该知道,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合作、互助,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所以,如有闲暇时间,要多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他人交往。可以让孩子邀请伙伴来做客,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嫌吵、怕乱、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拒绝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对做客的孩子要热情、温和,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主自由的交往环境。 平时,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郊游等;应该允许孩子参加同学间的一些非正式聚会;应让孩子参加与家庭的迎来送往、探亲访友等活动。通过经常参加这样的社会活动,使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 2. 消除孩子的交往障碍 教会孩子交往,首先要教会孩子与同学交往。每一个孩子都是班集体的一员,在正常的班级人际交往过程中,孩子们往往有一种集体归属感。心理学研究表骑f如果个体的归属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则会造成“归属焦虑”,致使个体情绪低落、焦躁不安,久而久之会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严重的还会造成“自闭症”的产生。而这种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通常是那些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家庭社会背景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偏执、暴躁,在班级人际交往中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对于那些具有交往心理障碍的孩子,若是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同、集体的接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归属需要,改善其交往状况。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使这些具有“交往障碍”的孩子树立起人际交往的信心,消除他们的顾虑,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长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中去,使他们拥有更多热情活泼的小伙伴。 3.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 有的孩子主观上很愿意与人交往,但由于不懂交往中的一些技巧,在交往活动中经常无所适从。交往就是互动,所以,必须要告诉孩子如何与人交往。 首先,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告诉孩子应该主动与兴趣相同的同伴交朋友,在生活中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共求发展。应该与性格互补的同伴交朋友,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应该与善于交往的同伴交朋友,学习他们热情开朗、待人真诚、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上进心强、独立自主、交往面广等优点,从而扩大交往面。应该主动与内向孤僻的同伴交朋友,让他们感到同伴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关心集体和他人的缺点,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起信心,培养责任感和多种兴趣。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性格开朗、气量宽宏、为人正直、诚实守信,以及自制力、忍让、对人和气、温和可亲等。 最后,帮助孩子调节交往心态。包括紧张情绪的调节、嫉妒情绪的调节、猜疑情绪的调节、急躁情绪的调节、自卑情绪的调节等;鼓励孩子广泛与同伴交往,善于交朋友,建立真诚友谊,真诚关心同伴;学会宽容、诚心赞美同伴,正确对待同伴批评;学会龄听,讲究对话等。 4.防止孩子产生“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许多孩子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自我中、”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大多从“利己”的观点出发,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的,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因此,必须帮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利他行为。 孩子的行为绝大部分是从同伴那里学来的,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可能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应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强化孩子的利他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 ,总之,作为社会生活最普遍、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应该对子女的交往作出积极的引导。在父母的积极引导下,孩子会成长为乐观、活泼、乐于助人、善于社会交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