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日报讯 今年的教师节专稿,笔者将关注点落在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上。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池州市独有的问题,在学前或者小学教育阶段,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在去年北师大发布的最新教师发展报告就提到,现在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有了令人震惊的新趋势,10年数据勾勒出的曲线显示:中小学教师中男性比例越来越低,“阴盛阳衰”的现象愈加严重,不仅新晋教师中男性人数在减少,而且在职教师中男性也纷纷“逃离”。 一方面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是教师地位和薪酬不断提高,那男教师为何还不愿加入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行列呢?除了相比于社会其他行业,小学或幼儿园教师的待遇还不算很高外,男性教师之所以“逃离”基础教育,还与怕被主流社会“落下”、教育抱负难以施展等看不见的隐痛。一名男性教师就对笔者抱怨说,他从教20多年,从农村一步步走进城市里的小学,还进入了学校的领导班子,可自己的内心却一直对教师这个岗位缺乏认同感。在施教中,他多次想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多阅读一些课外书,增加他们的综合素质,可教育系统的考核看的都是学习成绩,家长的眼里也只有学生的分数,实施多次失败后,他有很强的挫折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教书匠”,只能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这让一名男性感到深深的自卑和失落。去年,为了逃离小学教师这个岗位,他参加了市里领导干部选拔考试,报考的是与基础教育“不沾边“的岗位。 尽管造成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阴盛阳衰”的原因较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只追求高分不求个性培养”的应试教育环境的失望,是不少男教师最终选择逃避或者逃离这个岗位重要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孩子成长很不利,北师大一名教授就坦言:“幼儿园、小学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接触的都是女性就会导致孩子们性别角色认知缺失。”一些教育专家也担忧地说:“幼儿园、小学缺少男教师就像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一样有缺憾。” 学校缺少男教师会导致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缺失,也让一些男孩子缺少“阳刚之气”,在前些年社会上就有了“拯救男孩”的声音,但笔者以为,要“拯救男孩”首先要“拯救”他们的男教师。如何让男教师喜欢并热爱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以为,在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同时,还要改变这份职业“只教书不育人”现状,提升幼儿园、小学教师的挑战性,给男教师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只有让这份职业符合男性个性发展要求,让他们拥有成就感,他们才乐意从事这份工作,才能均衡学校男女教师比例,让孩子们在体验女教师细腻、温柔的同时,也能模仿到男教师的阳刚、洒脱。(刘玉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