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一次次走进一家家店铺,一幅相似的情景总是在一遍遍上演——站在门口的我很认真地问——“请问,你们现在招人么?”里面的老板或者员工大都带着经典的伦敦腔,抑扬顿挫地回答——“Sorry, we do not have any vacancy at the moment(抱歉,我们现在没有职位空缺)”。 不过,在这种近乎模式化的对话中,我看到了各色的市井,这里既有英国父女开的小面包作坊,按部就班地忙碌着;也有开花店的英国老太太,在一片花丛中,神态悠然地制作着她的花篮;还有在快餐厅工作的印巴年轻人,不时一起打闹大笑,露出他们的白牙。 看看店铺的样子,看看每个人的面孔,我似乎逐渐地在心里开始旁观这个过程,在考察伦敦最普通的工作者,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我忽然感到,与其说,我现在是在寻找一份兼职工作,不如说,我是在体验英国老百姓的生活。我想看看,在我的同一提问下,与我说话的本地人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他们是不是礼貌,是不是心情愉快,是不是能够对人友善。这个屡败屡战的过程,我并没有因为被人频繁拒绝而感到纠结,反而内心越发平静,这个过程反而成为了我的一次趣味之旅了。 在上下学的路上,有一家我“心仪已久”的Pizza Hut(比萨店),离家最多需要三分钟的时间。我过去曾经进这家店里问过职位的事情,但店员一直说没有职位空缺,但是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后来,因为学习比较忙,我就没再进去试。不过这一次,我想再试一下,被拒绝了那么多次,成败已经无所谓了。 我推开这家比萨店的门,这是一家前店后场的比萨饼店,以外卖送货为主,也接待直接来店里买食品的客人。我走近半人高的柜台,对里面的印度店员说,“请问,这里现在还招人么?”问完这句话,我心里面就做好了准备,等着他说那句我已经听了无数遍,带着浓重伦敦腔的“Sorry, we do not have any vacancy at the moment(抱歉,我们现在没有职位空缺)”,然后顶多让我留个联系电话。可是,没想到,这一次,店员很客气地说,“你周五来问吧,到时候经理在。” 周五下午三点多,我如期而至。心里还在想着,管它能不能成,至少我去试一下。这样,门口的整条街的店铺都已经尝试过了,至少没有“漏网之鱼”。无论是否能行,我已经尽力了,也无所谓了。 此时,柜台前有个西亚地区模样的人,正在折盒子。我跟他说,“我是来问工作的。我周三来的时候,店员让我周五来找经理。”这个人说,“我就是经理,你进屋来说吧。” 他示意走出店门,从旁门再进来,这就到了他们的办公和生产区域。在一张小桌子旁边,我和他都坐了下来。他说他叫Amir(阿米尔),是这个店的负责人。我也简单做了自我介绍。我说我是学生,现在在读硕士,学校离这里也不远等等。我的回答一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可不知道是在第几秒钟,这位经理Amir已经决定要我了,他忽然进入正题,说,我要给你职位是接线员,专门负责接电话。 还没有等我确定自己真的撞上了大运,他已经开始连珠炮似的,问我哪天可以工作?住在哪里?晚上能不能工作?在哪所学校?银行账号是什么?并且告诉我主要的职责是什么,每周怎么样付钱。我跟他交流地非常愉快,整个过程就像聊天。 我没想到会这样顺利,忍不住问他,“我来这里问工作的事情已经好几次了,上个月也来问过,但是这里的人一直都说没有工作。是这样么?” Amir说,“那是因为店员们不知道店里是不是需要人。只有我来决定。”他一边说,一边抬手,翻起了墙上钉着的好多张到这里找工作的人的求职表格,几乎占了一面墙。每一张表格上面都有名字、联系电话、要求的职位。Amir说,“这些都是这几个月来找工作的人,经常有人来问。”“不过,你非常幸运,我们这里刚刚走了一个receptionist(接线员),我们还正想要在玻璃上贴个通知招聘呢,你就来问了。所以,你非常幸运。”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些排在我前面等工作的人,全都在浑然不觉中“落马”了。我心里不免觉得自己又一次撞上了“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