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原 近日,山东日照一家幼儿园进行了一场诱拐试验,由民警和记者扮演“坏叔叔”、“坏阿姨”,零食、玩具、iPad轮番上阵后,不到半小时,十余名2岁至6岁的小朋友,除一名外,皆被轻松“骗”走…… 在从孩子零岁就开始的早期教育中,家长花费大把时间、不惜重金向各种专家学者取经,目的只为做好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爱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愿不可谓不强烈。但却忘记了最根本最原初的基石:如果安全都不能保证,一切关于孩子成长的美好愿景都将是空中楼阁。 如今,养儿防老、传递香火的观念在很多地方依然根深蒂固,拐卖儿童的买方市场相当广阔,而对买方的轻微惩戒,更是导致了买卖双方的有恃无恐,供求链条难以隔断。 诱拐儿童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社会正常制度失序的爆发。剖开诱拐儿童的表层,显露的是社会矛盾密密交织的内核。儿童保护法律的缺失,社会福利制度的阙如,“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监护人的责任意识淡薄等因素都难辞其咎。 在预防儿童被诱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对孩子口头的安全教育上。前段时间湖北仙桃的一位5岁小女孩,被拐之后沉着冷静,见到交警就主动报警。她的故事是被拐儿童的一抹亮色,简直堪称儿童防拐的范本,然而这样的孩子是极少的。以我个人的经验,孩子很难记住他不曾经历的事情,更不用说给他开设如何甄别好人与坏人这样的高难度课程了。 儿童的世界观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不具备识别好人坏人和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学校和家长在保护儿童方面应提高十二分警惕,罗织起“金钟罩”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保护。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尽量避免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者店铺中,一些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明令禁止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孩子的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和老师对保护儿童安全也负有极其重大的责任。课堂内外都要将保证儿童安全作为头等大事,除开设安全教育相关课程外,还要时常进行防拐模拟游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管理方面,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上学期间不能随意让陌生人进入校园与孩子接触,在确定对方身份前不能让陌生人接孩子放学,防止犯罪分子趁虚而入。 无论是被诱拐儿童,还是因意外而伤亡的孩子,他们的背后,大都站着一个没有绷紧安全弦的监护人。面对这个充满了诱惑和敌意的世界,监护人的责任也许是儿童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作者系媒体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