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很多早教机构和幼儿园都推崇或借鉴了奥尔夫音乐的部分理念。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心灵的滋养 七七:在体验课上,奥尔夫的老师说:“我们现代人过分注重头脑,忽视感觉和身体,奥尔夫尊重人类原始的生命冲动……”这句话曾深深地感动着我。他开始带着宝宝们做各种音乐活动。在我看来,他的这些活动正是对他开场白的一个非常好的诠释: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动作,挟裹着丰富感觉的音乐,以及强调人和人之间,用身体语言亲密交流的活动形式,让我感受到这种音乐理念中对人性的深深了解和尊重。一开始,老师带领家长和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圆圈,一边唱着好听的歌,一边绕圆圈。然后又重复做了几次一起向圆心聚拢,再一起散开的动作。对于七岁以前的孩子,圆是最适合他们的形状。圆圈温柔地围绕着孩子,可以给孩子们以安定感。向圆心收缩和扩散的动作,则代表着我们呼吸的韵律。当孩子们的身体与生命的韵律一起律动时,他们会感受到放松和生机勃勃。不过,没享受多久,老师唱过一遍后,就开始用”彭“彭”彭“这样的象声词来打节奏,同时按拍子踏步,并用身体语言示意孩子们跟随。 孩子很专注很投入 阿诺开始有些陌生,但音乐响起的时候他也活跃起来,学着老师的样小手打着节拍,身体左右摇摆,努力地跟着唱《小小鸡蛋把门开》。老师还拿出三角铁和碰铃,阿诺觉得特新奇,眼睛眨也不眨地瞧着,却也能克制着自己的好奇心,根据老师的指令来操作。最后老师还安排了家长和宝宝的互动,妈妈做鸡蛋壳,宝宝做小鸡,一起来听着歌曲表演。整节课阿诺很投入很专注,只有他对某件事情很感兴趣时才会这样,阿诺不会像之前别的课一样上了一会儿就满教室跑,甚至到教室外面的公共游乐区自己玩,或者是把老师的教具强走不让老师继续,我也不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课上来。看到他在音乐课上欢乐的样子,我如释重负,对早教也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专家告诉你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育包括听力训练、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创造性能力培养和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成果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专心于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音乐,就该是快乐的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音乐”是一座山,早早地,他们开始拽着孩子的手开始往上爬(学琴,学五线谱……),一路的美景“不许看!”“没时间看!”,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顶”,只有到了山顶,才是音乐。那一路烂漫的山花,叮咚的泉水,啾啾的鸟鸣都被忽略。然后,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爬山的过程中累了,乏了,家长们也倦了。于是,他们就停下了脚步。而“音乐”那座山还在那里,遥不可及。 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开始把音乐看作是一个花园。宝宝还未出生,妈妈就会倘徉其中,让我们的宝宝在安适、愉悦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会抱着他们在音乐花园中闻一闻音乐的“花香”,看一看“多彩”的音乐,摸一摸,尝一尝音乐的“肌理”和“味道”。他们开始了解音乐的“乐”也是快乐的意思,他们要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 多听是个不错的方法 听音乐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感染。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可先用明朗活泼的音乐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转换轻柔的音乐来安抚他。如果想让婴儿对早的事物产生兴趣,就请先以柔和的音乐带动他,继之以节奏较快、音色较亮的曲子来取代之。跟随音乐,和着节拍拍拍小手,拍拍小脚,拍拍小肚子……跟随音乐,抱他们起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