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班家长半日开放的时候,我执教了奥尔夫音乐《咿呀咿呀呦》,让家长们第一次领略了奥尔夫音乐的精彩,大家都对这一次的音乐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说幼儿园的音乐活动真是太有趣、太好玩了! 《毛毛虫和蝴蝶》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音乐故事情节充满童趣,音乐形象深受幼儿喜爱。而且在观摩同事的一次公开课后,我有了很多的感受和想法,因此,我选择了这个音乐作品,辅以图谱的观赏、手臂动作的指导、家园互动共同演绎音乐等,启发幼儿通过倾听歌曲、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性质、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体验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课堂实录】 一、故事引题 师:森林里要举行选美大赛,小朋友什么是选美大赛呢?孔雀、鹦鹉、天鹅、白鸽都来参加了,瞧这是谁呀?毛毛虫也想参加选美大赛,可是大家都嘲笑它。为什么大家都笑毛毛虫呢?听到大家这样取笑自己,你猜毛毛虫会怎么做呢? 二、感受A段缓慢的旋律和悲伤的情绪,尝试肢体动作创编毛毛虫爬的动作。 师:听了音乐,你觉得毛毛虫的心情怎样?出示图谱,理解歌词大意。 幼:很难过。幼:不开心 师:它是怎么爬的?把你的手指头变成手指毛毛虫,想一想怎么一伸一缩的爬? (幼儿伸出手臂,尝试跟着音乐的节奏用手腕的上下起伏表现毛毛虫爬行的身体特征。) 师:毛毛虫喜欢在什么地方爬来爬去? 幼:草地上。幼:树叶上。 师:那我们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当树叶让毛毛虫走路呢? 幼1:可以用手臂当树叶。幼2:可以用肚子当树叶。幼3:可以在大腿上爬。(头上、脸上、腰上……)幼4:可以在别人的背上爬。 (幼儿纷纷在自己或爸爸妈妈的身体上找一处“树叶”,跟着音乐的节奏用手臂“小波浪”动作模仿毛毛虫爬行的样子。) 三、律动感应B段三拍子,初步感应3拍子。 1、感应B段三拍子。 师:毛毛虫好伤心呀,它不吃不喝变成什么了?出示图谱。 (当时孩子们对于蛹,都不是很清楚。教师给予知识解释) 师:好,赶快把自己变成一只蛹,它要睡觉了。(放整段音乐) 2、听音乐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师: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的心情怎么样? 幼:很开心。幼:它要跳舞了! 师:它是怎么飞的呢?(教师讲解图谱:小蝴蝶在飞得时候是有规律的:它是飞三下。) 师:把小手变成小蝴蝶的翅膀,一起来飞飞看。 (在音乐声中孩子们伸出手臂微微颤动,合着音乐模仿蝴蝶在花丛中跳舞) 四、音乐表演。 师:你能用纱巾变毛毛虫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变的?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幼:放在手中上下挥舞。幼:揉成团。 师:把纱巾揉成团,藏在衣服的袋袋里,或者衣袖里、藏在肚子里等等。 孩子们在这个环节里,开心的把纱巾藏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在音乐声中慢慢将纱巾一点一点抽出来,就像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可爱动作。 师:我们让丝巾变成毛毛虫跟着音乐一起做游戏吧!(放音乐) 最后教师说:现在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可以开心地参加选美比赛了!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有趣的音乐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富有情节性的音乐活动。为了能更好得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探索和创造,我设计了以故事导入,并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图谱及借助道具——纱巾来展开活动。整个活动,我让幼儿直观感受毛毛虫蜕变成蝴蝶过程的同时,又让幼儿感受到了歌曲中不同速度、节奏、节拍所表达的情节。为了尊重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毛毛虫爬的形态以及蝴蝶飞的动作,我采用分段欣赏、感知音乐及表现音乐来鼓励幼儿自主创编选择肢体语言。在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的同时,我在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时,仔细观察幼儿的动作,点评幼儿动作的优、缺点,示范、提示幼儿该怎样将动作做得更好看,有身体的韵律美,体现了音乐活动的有效性。虽然这次的活动,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们对音乐表演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是在和家长一起体会音乐和表现音乐方面,大家都没能认真对待。 我想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特殊的教育场景下,更要考虑周全,这样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激情,从而实现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确保幼儿在轻松、自然、快乐中感知、体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