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家园共育_

怎么样开启儿童第二心智

时间:2013-06-11 15:42来源:北青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华东师范大学与淘米公司共同主办的开启儿童第二心智研讨会在杭州金都天长小学举办。论坛上,全球著名儿童娱乐产业机构淘米网发布了现代儿童人际关系报告,该报告调研了156737名
华东师范大学与淘米公司共同主办的“开启儿童第二心智”研讨会在杭州金都天长小学举办。论坛上,全球著名儿童娱乐产业机构淘米网发布了“现代儿童人际关系”报告,该报告调研了156737名儿童,71%为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庭关系、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方式方式。调研结果显示,一直、经常及有时候会觉得孤独的孩子有37.2%,超过总调研人数的三成。
 
此前,儿童福利团体“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针对小学老师所作的意见调查发现,现代儿童的社交困难相比上一代有普遍增加,1/3的老师说,与他们刚开始教书时相比,现在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善于交朋友,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游戏场和教室里孤独站立,无法融入团体生活。
 
现代儿童人际关系”调研,近四成儿童常感到孤独
 
调研显示,“在开心的时候,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分享快乐?”有47.9%的孩子选择了会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分享,27.4%选择“爸爸妈妈”,13.8%选择“其他亲人”,6.8%选择独自享受。在被问到“如果遇到了不顺心或者小困难的事情,会在第一时间寻求谁的帮助”时,有40.8%的孩子选择了“自己的小伙伴”,39.4%选择“爸爸妈妈”,7.3%选择“老师”;“如果你有小秘密,希望有人可以和你一起保守这个秘密的时候,会悄悄说给谁听”时,48.4%选择了“自己的小伙伴”、21.2%选择了“爸爸妈妈”、7.85%选择“其他亲人”,还有16.6%的孩子表示自己“谁也不说”。而在另一些的调研数据显示,现在的儿童感到的孤独感明显比上代增加,7%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觉得很孤独”,8.5%说“经常会”,21%表示“有时候觉得孤独”,一直、经常,以及有时候会觉得孤独的孩子加起来有37.2%,近四成。
 
专家:中国家庭教育需要转变沟通方式方法
 
有家长认为长时间与科技为伍,从事所谓的“独自活动”会损害了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也有另一些专家提出的不同的看法,华东师范大学心里咨询师车界龙认为,这一反应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家长的真实写照,科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或多或少担心其对孩子们的影响。但其实,“虚拟世界”可以承担起一部分解决儿童孤独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他认为,造成新“孤独”一代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孩子处于“家长没时间管,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教育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家庭教育观和学校教育观几乎一致,孩子学校里得不到的家庭里也得不到,在家庭里得不到的学校里也得不到的”恶性局面。
 
相比中国,欧美家长更倾向于通过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沟通方式方法化解孩子心里的孤独感,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如美国知名教育家兼科技小说作家普伦斯基在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上说,7岁的儿子可以看书和电视,玩乐高玩具和Wii,尽管他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这些数字时代的节目是垃圾,比如《海绵宝宝》,他会用海绵宝宝和帕特里克的关系还教育孩子,告诉他友谊的重要性。
 
与会的学生家长王重也曾通过网络读到“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哈佛的演讲:罗琳把她个人活跃丰富的想象力归因于童年的玩,小时候的她经常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嬉戏玩耍,他们经常装扮成巫师、骑着扫帚从车库里冲出来,嘴里发出达人听来莫名其妙的声音,还把大人的衣服改成魔法师长袍......6岁是,她就写了一篇和兔子有关的故事,正是玩,成就了她的创作动力和欲望。王重感叹到,读到这篇演讲才让他意识到,为什么“初级应试教育不行”的美国能培养出那么多如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的有创作力和想象力的人。
 
对此,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家庭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影响中国儿童探索欲、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根本。家庭教育沟通方式方法仅停留在学校知识的习得层面,而不是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忽视对儿童的沟通社交力、协作力、组织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非成人的方式方法,自己的思维说话,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演绎,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最终是会加剧儿童的孤独感。中国家庭需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不再孤独。
 
业界:家庭教育应该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
 
  长期从事6-14岁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淘米品牌营销总经理黄煜能说,“我们无法预见未来,我们只能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许多的儿童心理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他置入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如国外由政府出资建设专门为孩子开设网站,要求由家长和孩子一同进入“虚拟世界”模拟孩子的思维沟通,“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模式”。如果能通过家庭教育、家庭的沟通协作解决目前学校应试教育“急切化、功利化、工匠化”导致的儿童心理发展瓶颈,将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角度看,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业,需要有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也需要社会建设性和多元化推动,从长期来看,国家需要把家庭教育更具体的纳入中长期规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