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的德国,有一位烧砖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每天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在工地工作,日子过的平凡而简朴。人、虽然如此,但他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儿子一起玩耍。 但他的儿子却非常聪明调皮,总是缠着爸爸去他干活的工地上玩耍。当儿子发现爸爸的工地上很好玩时,就疯狂地玩耍、嬉戏。而烧砖工并没有严厉管教儿子,实际上他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看到儿子在这里玩得那么开心他也很高兴,于是就鼓励儿子好好玩,并且与儿子一块玩,还直夸赞儿子的玩法很聪明。 有了爸爸的称赞与支持,儿子当然玩得很高兴。于是,他一边玩一边观察爸爸与那些千活工人所堆砌的砖瓦。可是没想到灵感总是在兴奋中产生,他竞然在其中发现了形的概念和数的概念的关系,并由此对数学产生了农厚的兴趣,天天在数学世界里畅游,而且如醉如痴。 几年后,这个孩子发明了‘‘十七等分圆周法”;到了20岁那年,又发表了《数形奥秘》、《排列组合》等论文。又一个10年后,他又独自创造了“解析几何”的理论体系,并且,还在德国格丁根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他的名字叫高斯,是19世纪伟大的数学家,而他就是当初那个普通烧砖工的儿子。后来,有记者采访时,高斯感慨的说:“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如果小时候,我的父亲不带我到他的砖窑厂去玩耍,如果我玩耍时他不鼓励我玩,夸赞我玩得好,也许我今天就不可能与数学结缘,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我永远爱我的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