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介绍蔡伦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宦官,曾出任尚书令(主管朝廷中制作刀剑等御用器具)。他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找到了一种廉价的材料——树皮、碎布(麻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制出了优质纸张。在制造过程中,首先吧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东西剪碎或捣烂,放在水里浸泡一定时间后,再捣烂成浆状物,再加入草木灰进行蒸煮,加入树糊调和成浆,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最后一道工序结束了。原来的破麻布、渔网神奇地变成了一张张轻柔的纸。利用麻布、渔网等廉价材料制造植物纤维纸张这一方法,由于造纸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有利于大量生产纸张。而且,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书写和搬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很快,这种造纸方法便传遍全国各地。因外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这种纸也被当时的人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发明以后,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蔡伦造纸的基础上,后世不断地改进造纸技术,制造出更多精美的纸,并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