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经常在私下议论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时是埋怨,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与爸爸妈妈沟通。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愿望,再教会他们用语言沟通。学会与成人沟通可以更好地理解成人,也让成人理解自己,生活才会更和谐。 目标 1.运用人物的动作和背景,表现想象中做爸爸妈妈的情节。 2.能体会做爸爸妈妈的不易,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准备 1.爸爸妈妈的衣服。 2.爸爸妈妈的半身照片、爸爸妈妈在家做事的照片。 过程 一、我是爸爸妈妈(请两名幼儿穿爸爸妈妈的衣服进活动室) 1.两位小朋友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们的,很大) 2.爸爸妈妈的衣服穿在小朋友的身上会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3.展示爸爸妈妈忙碌的照片,讨论爸爸妈妈做的事情。 二、观察比较 1、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只是穿大人衣服的小朋友还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如:爸爸有胡子、妈妈扎头带、穿高跟鞋。爸爸妈妈比孩子高。) 2、教师根据孩子的讲述,展示爸爸妈妈的照片,共同观察大人的特征。 三、引导作画 1.提示画出爸爸妈妈面部特征和服装特征。 2.想象自己做爸爸妈妈的情节,运用动态加以表现。 3.添画相关情节、相关辅助物。 四、交流分享 1.说说:愿意做爸爸妈妈,还是愿意做孩子?说说各自的理由。 2.后续:用图画或语言与爸爸妈妈交流想法。 |